经历过上吐下泻的急性胃炎,对 “吃饭、积食” 这些事,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有不少宝妈开始询问关于孩子 “积食” 的问题。”积食“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是很多妈妈对此仍然是一知半解。今天,就从里到外给妈妈们好好说说 “积食那些事儿”
一、孩子为什么会积食?
积食,顾名思义,就是吃的东西过多,消化不了,从而囤积在胃里,造成脾胃虚弱。很多妈妈或家中长辈,总想让孩子多吃点,长的高高壮壮的,因此,无意之中就会给孩子吃多了。我们给孩子喂饭,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以大人的角度,去判断孩子吃的够不够。
因为孩子和大人的胃容量差异是很大的,胃容量的大小跟孩子年龄有着密切关系。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胃容量非常小,慢慢地逐渐增大,具体看下面这张图。
这是孩子出生后胃容量的一个发育变化图,通过图片能清楚地知道孩子每个阶段的胃容量。
二、孩子吃多少合适呢?
孩子的进食量有标准,如果发育正常,一周岁内孩子的饮食量,可以参照下面表格。
一岁以上的孩子,固体食物吃得多,奶量也应随之减少,每天500ml即可。
当孩子说 “吃饱了” 的时候,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不该继续喂食了。同时,吃饭过程中,和孩子多交流,也可以帮助判断孩子有没有吃饱。
除了吃得过多,运动量过少也会导致孩子积食,特别是在冬天。
三、积食有哪些表现?
积食的表现有很多种,这里列举了三个最常见的,当孩子有这些行为的时候,妈妈们也可以优先考虑是不是积食了。
①厌食
厌食是积食最明显的症状之一。当我们发现孩子含住一口饭,久久不愿吞下或者吃一顿饭要比平时耗时更久,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积食了。
②睡眠有问题
中医有句话叫:胃不和则卧不安。因此,当孩子出现入睡困难,或者夜间睡觉不安宁,甚至出汗严重的情况时,我们也可以考虑孩子是否是积食。
③舌苔厚白
孩子是否积食,可以从口腔看出来。看口腔,主要看 “舌苔” 和 “口气” 是否异常。如果孩子舌苔白、厚或者黄、厚,但是嘴唇很红,那么孩子很大概率是积食。另外,妈妈们还可以闻一下孩子口气,如果口气有明显的酸腐味,那么就表明孩子吃得过多,已经消化不良了。
四、出现积食怎么办?
✔ 饮食调节
既然孩子是因为吃多不消化导致的积食,那我们自然也可以用食疗去缓解症状。建议可以给孩子吃些清淡、促消化的粥或米糊,比如:
1、胡萝卜粥
胡萝卜属于碱性食物,可以促进肠道废物的排泄。并且,它的维生素含量很高,可以缓解积食,帮助消化。
2、玉米糊
玉米含有丰富的镁元素,可以增加肠道蠕动,促进粪便排泄。除此之外,它的亚油酸(“血管清道夫”)、矿物质含量也高,孩子经常食用也有好处。
3、山楂粥
山楂是健胃消食的好物,当孩子积食时,可以将山楂切成小块,和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熬煮,最后加入冰糖,让孩子空腹时食用,有健脾消食、消积导滞的作用。
但是山楂酸性过大,一次三四个山楂即可,多了也对孩子脾胃不好。
4、针对不同年龄宝宝
0~1岁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儿:按需喂养,辅食添加也注意适合宝宝月龄的性状。
1~2岁已经有自主进食意识的宝宝:控制宝宝进食的种类,遵从多样性原则,不要因孩子的饮食喜好而给予大量单一的食物。
2岁以上的孩子: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暴饮暴食,遵从膳食宝塔的膳食建议科学饮食。天气好的时候多进行户外运动,能增强抵抗力哦!
另外,特别要注意:
①不要吃太多、太快;
②少吃高糖、油腻、辛辣、味道比较刺激的食物,比如糕点、冰淇淋、糖果、较肥的肉、油炸食品、辣椒等;
③多给宝宝提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,比如粗粮、果蔬类;
④不要给宝宝穿过紧的衣物,尤其是吃饭时;
⑤吃完东西后,不要让宝宝过早躺着或运动。